走著走著,突然在地上發現了一隻不太會動的蜻蜓。奕辰一如往常,趕快害怕地走開,靠到我身後看。(她對蝴蝶有死忠的喜愛,但對其他昆蟲,如山中常見甚至是家裡客廳房間浴室內常來當客人的各種蛾類,卻沒辦法欣賞,而且還蠻害怕的。)
昨天晚上幫她洗澡的時候,正好聊到關於蜻蜓的話題。她問我:「你喜歡蝴蝶嗎?」我對這個問題提不起多大的熱情,回答說:「我喜歡所有昆蟲的程度都差不多。」
其實我說這話,是有點故意「反對」那種「流行、普遍的偏見」。我是說,流行的兒歌只有「蝴蝶」與「小蜜蜂」,卻沒有「螳螂」還是「蛾」的。
為了表達我的反對,我繼續舉例說明。「像我就很喜歡蜻蜓啊!蜻蜓的翅膀很漂亮呢!妳有看過蜻蜓的翅膀嗎?妳知道嗎?蜻蜓的翅膀是透明的喔!而且,它有一格一格的,好像很多小玻璃接在一起。太陽光一照下來,因為有不同角度的關係,會有不一樣的顏色喔!」
她看著我,呆呆地聽著。我想她不是心嚮往之,而是因為她沒有看過我說的東西,有點難以想像吧。而且我還說了「角度」、「太陽光」的,太難理解了。
她說:「我喜歡蝴蝶。」
我還是不放棄,接著繼續說:「你看過蜻蜓的眼睛嗎?它的眼睛是複眼喔!就是雖然我們看起來它有兩個大大的眼睛,可是如果妳很近、很仔細的看的話,妳會發現它的眼睛其實是由好幾百個小小的眼睛組合成的喔!所以啊,我們看到...譬如說牙刷的時候(當時我們在浴室),如果是蜻蜓來看,在它的眼睛上面就會看到好幾百個牙刷喔!」
奕辰發出小小的驚嘆聲。顯然覺得很好玩。不過我知道,她還是只喜歡蝴蝶的。
現在看到這隻蜻蜓,我正好有機會再「表演」一下我的「反對」。我把蜻蜓撿起來放在手上,它沒死,只是不知為何非常沒有元氣,不要說飛了,連爬都不爬。
我很有感情地說:「哎呀,它好像快死了。」奕辰問:「為什麼?」我說:「我不知道啊!不過它看起來好像不太會動。」然後,我就著手上的「實物」再把昨天介紹蜻蜓的說詞介紹一遍,一邊說一邊帶著奕辰看。表演完後,奕辰似乎比較不怕蜻蜓了。就在這個時候,一隻台灣藍鵲大約在眼前三公尺處,低空飛過後停在長滿青苔的石壁上。
我說:「哇!台灣藍鵲耶!它會不會是想吃這隻蜻蜓所以才飛下來的?」我是真的在想這可能性。沒想到奕辰有點激動的說:「不行!不能給它吃!」看來她對這隻蜻蜓還真的產生了一些感情。我捧著蜻蜓一邊走一邊說這是自然界的本然,奕辰還是說不行。
走到前面要上階梯了,我突然想起我包包裡面有照相機,馬上就不安好心地想要試試看能不能讓奕辰來捧著這隻蜻蜓。於是我說,我有照相機,我們來幫蜻蜓照相吧,她說好。我把這隻蜻蜓放在我手上照完相後,就對奕辰說:「妳要不要也跟它照一張相?」
「嗯~~不要。」不過語氣很不堅定。
「我跟妳保證它不會咬妳,也不會痛,也不會癢。試試看嘛?只要把妳的手打開,讓它站在妳的手上就可以了。」她其實已經稍稍地伸出手來了。
我一邊再勸說,一邊慢慢地把她的手拉出袖子。最後,把蜻蜓放在她的手上。她的手沒有完全打開呈平坦狀,仍有小小的卷曲。她仍然沒有完全接納這隻蜻蜓。不過,這已經比以前好太多了。不論是接納除了蝴蝶以外的昆蟲,或是提起勇氣嘗試以前不敢碰的東西。
走了一陣子後,她說:「我想把它帶到學校去。」我說:「這樣好嗎?蜻蜓應該在野外會比較快樂。」可是她還是想要帶到學校去。我於是答應,但要她好好保護它,她也說好。
不過,這隻蜻蜓大概真的快死了,本來在我手上的時候,六隻腳還能頗有力地抓住我的手指頭。現在在奕辰手上,卻三番兩次掉到地上。我一開始還以為是奕辰拿不好,但後來我接過來,它還是很容易就從手上掉落。我跟奕辰提議:「我想我們還是把它放掉吧,它現在真的很虛弱了,一直掉下來,這樣它很不舒服,我們把它放在路邊草叢裡好嗎?」奕辰同意了,我想她也能體會或了解一直掉下來的蜻蜓的難受。
把蜻蜓放在草叢中後,我們跟它說拜拜,然後就去上學了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