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晚幫子懿洗頭時,她低著頭,用很認真的口氣,問了一個問題:「爸爸,人為什麼要傷害別人?」
我其實聽到問題了。但,有點逃避地希望我聽錯了,就問她說:「妳說什麼?」其實這已經是第二次她問我這個問題了。上一次問的時候,是在某天晚餐時間,也是一樣認真的口氣。她再次明確地重複她的問題。
我有點慌。
慌亂中我問說:「妳是什麼意思?妳可以舉例嗎?妳在想的是什麼樣的事情?」我試圖給自己爭取一些時間,順便把她問題的來路摸清一些。
她說:「譬如說,塑膠袋明明是不好的,為什麼還有人要賣別人塑膠袋?」
仍處在慌亂中的我,就針對塑膠袋的使用、一開始人類發明塑膠袋時對塑膠袋的特性並不完全了解、以及知道塑膠袋裝食物對人體不好後,為什麼還是有人製造有人購買等話題,跟她來回說了起來。
子懿最近問很多問題。她的問題有很多我都不知道答案。譬如說:「耳朵除了耳洞之外,為甚麼有凹槽?」像這種問題,我還可以跟她說:「我也不知道ㄝ,妳覺得呢?」然後趁她思考與發表的時候,偷一點時間讓我自己猜想可能的答案,以能跟她討論下去。
最近,我說「我也不知道ㄝ」的頻率,真的是愈來愈高了。
但這個「人為什麼要傷害別人」的問題,還真是讓我為難啊!
才剛滿六歲不到一個月的子懿,目前正在探索世界,她不了解人為什麼要傷害別人。她是用沒有偏見、誠實與關懷的心,在思索這個問題的。
孩子探索世界,問了這個問題,我這個做爸爸的在旁邊看。對她,我有點抱歉,有點不捨,也有很多驕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