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一篇來自
http://wlf43.pixnet.net/blog/post/29402152-%E4%B8%8D%E6%87%82%E7%9A%84%E5%B9%B8%E7%A6%8F
的文章。
我寫了回應給作者,作者回了我,我又再次回覆,然後她就沒回了。
教孩子,自己過生活,在我以為,從來不是這麼浪漫的宣言。
我認為,宣言大部分時候,是謊言。
句型的大量重複,聽起來更像是宣言。讓我有噁心之感。
我以為如此。
孩子,我誠摯地希望妳,不要把像是這樣的宣言拿來當做衡量自己的尺規。而是用誠實的眼睛,看著自己的生活、起心動念、慾望失望....等,全部的全部,所有組成妳的部份。
妳是人,所以妳是精采的。如果妳覺得妳不精采、沒有內涵,那完全是因為妳沒有好好看,以至於沒看見的緣故。
我這話可不是宣言。如果要說,應該比較是信仰吧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不懂的幸福(圖文:超級富有的幸福幸運女Antonia Wang)
因為好友一家帶著孩子徒步推娃娃車環台一週,每次打電話回家的時候,母親總會問:「郭老師他們的大腳小腳走到哪裡了?」,我總是報告著他們一家人的最新行程,而母親總是會回答:「真是看不懂到底為什麼要這麼辛苦的去找罪受,到底為了什麼,我怎麼都看不懂?」
這是我們母女倆最近的固定對話,我總是笑笑的不回答母親的問題。
我實在很難讓母親瞭解,他們到底為什麼而走,我也很難跟母親解釋,他們一點都不覺得辛苦,反而在這個走讀的過程中,幸福滿滿。
我曾經看著小寶媽媽閃亮著雙眼說著他們因為相信導航,而推著推車走進河裡涉水而過,我曾經看著他們開心的談論著推著推車在台南的鹽田內迷航,走了四個小時回到原點。
我看著他們笑談壞了幾台娃娃車,又有多少人馬上送來新的娃娃車,又有多少人幫忙修理與焊接。
我曾經跟著他們去瞭解一個又一個的環境議題跟政治議題,我曾經跟著他們一起去陌生的人家中吃飯,一起去借住陌生人的家、一起去感受陌生人滿滿的熱情,我曾經看著他們走在風雨中,我曾看過他們滿腳的傷、滿腳的運動貼布。
我看著小寶從一個害羞的孩子,變成了一個開朗的孩子,我看著他從簡單的對話,變成有滿肚子的故事想迫不及待地想分享的孩子,我看著他眼睛中閃亮的光芒。
我看著他們沿路的奇遇,我羨慕著他們全台灣享受到的熱情與善良。
我看著他們夫妻倆,一家人一起在風雨中攜手前進的溫暖。
這是從沒走出去的人感受不到的幸福。
從小就在小鎮長大的母親,一輩子只居住在那個美麗的城鎮,無論我再怎麼努力想盡辦法的想讓她瞭解,她卻永遠不懂得我為何會喜歡在一個又一個城市中搬來搬去?
我的母親也永遠不懂,為何我會喜歡那種像個流浪漢般的自助旅行?
她不懂在旅行中凡事被安排得好好的如此幸福,為何要自討苦吃去面對一場又一場自助旅行中無法預估的過程?
她不懂為何我要去面對那些可能刁難的海關、可能找不到房間住的窘狀、可能被騙的危險?
她不懂為何我會願意拖著行李箱一家一家地找旅館?
而我的母親不懂,自助旅行最美好的就是這些所謂的辛苦、這些所謂的不確定、這些所謂的無法規劃,在坐往巴塞隆納的火車上遇到騙子、在巴黎街頭遇到對路人亂放煙火的怪客、在布魯塞爾遇到地下匯兌而被警察盤問,這些看起來不美好的事件,卻像男人當兵一樣,當兵的時後痛苦,退伍後卻津津樂道好幾年。
我母親不懂,為何有人放著家裡翹腳看電視不享受,而寧願風吹雨打的帶著孩子出去走到渾身是傷?
我母親不懂,為何我寧可放棄被別人安排得好好、服侍到滿意的旅行團,而寧願選擇那麼辛苦的自助旅行,她不懂自助旅行的美好。
而我不認為那種被安排好的行程是一種享受、也不懂人生一成不變的幸福。
我不懂的母親所謂的幸福,而她不懂得我眼中的幸福。
當了母親之後,我才慢慢地發現,人生有很多別人看不懂的幸福。
我想應該很多人都不懂,明明單身貴族不當,卻一定要當個為孩子牽絆的母親?
很多人不懂,孩子送去幼稚園比較輕鬆,為何我們這群媽媽都不願意,寧可每天扛著大包小包一起出遊?
很多人不懂,帶孩子明明是很辛苦的一件工作,我們為何卻感動滿滿?捨不得一天請別人帶孩子?
很多人不懂,對著孩子吼罵下去就可以馬上得到效果,為何我們寧可用盡辦法、費盡心力讓孩子懂得,也不願意吼罵一句?
很多人不懂,為何我們總是可以做到不打罵孩子,卻滿臉幸福?
很多人不懂,為何我們不打罵威脅孩子,我們的孩子卻沒被「溺愛」寵壞?
很多人不懂,為何我們的孩子不需要每天趕滿滿的課程,卻自信滿滿?
很多人不懂,為何我們可以針對孩子的狀況,討論了又討論、分析又分析、試過一個又一個的方法解決?
很多人不懂,為何我要忙了一整天後,還要熬到天亮寫著文章?
很多人不懂,我們到底在堅持些什麼?
很多人不懂,我們到底想要做些什麼?
很多人不懂,為何我們都甘願放棄自己的事業,陪在孩子身邊?
很多人不懂,為何我們寧可讓孩子全身玩到髒兮兮,又赤著腳在路上行走?
我想,或許很多人不知道,拿掉了孩子的恐懼,我們看到孩子的能力有多驚人!
或許很多人不知道,當堅持把孩子當成一個大人來尊重時,身為父母的我們為了讓孩子懂,找了一個又一個的方法、互相討論了又討論、彼此監督彼此質疑,這中間的我們所獲得的成長滿足有多大?
很多人不懂,孩子在這些父母身上學了遇到問題想辦法、學到了如何商量甚至如何談判,就算他只是個三歲的孩子。
很多人不懂,我們在孩子身上學到多少,又看到多少令人驚喜的美好?
或許很多人不知道,為何我們請的老師都不強迫孩子學習,讓孩子可以拒絕上課,父母除了陪伴與尊重,沒有任何強迫的語言,當然他們就沒看到,我們的孩子在同一種畫具、同一個題目、同一堆器材下,所衍生出來的作品有多麼的不同?
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,只看到孩子不穿鞋的腳,卻不知道去看看孩子們發光的眼神。
就如同我不知道,一個孩子不敢弄髒衣服盡情地玩、對著赤腳踩草地有劇烈的恐懼、不敢躺在草地上看天空,那樣的孩子是否真的放開心快樂過ㄧ樣。
就如同我不知道,被安排著上著滿滿的課程與行程,為何是一種幸福?
我想,
我們這一生總有別人看不懂的幸福,只因為--
不是大家都走的路,風景就一定最美。
不是條件對了、性別對了、時間對了,愛情就一定幸福美滿。
不是大家都說好的東西,就一定最棒。
不是位高權重的人說話,就一定是真理。
不是經驗最多的人就一定不會看錯事情。
不是別人的建議與批評就一定是對你好。或許,我們擁有會讓別人嘲笑的夢想,
或許,我們走的路跟別人不一樣,
或許,我們表現的與眾不同,
或許,我們做得到別人做不到的事情,這些或許,或許很刺眼,刺眼到別人罵出聲,
不過,或許,只是我們擁有「別人看不懂的幸福」
或許,只是因為我們擁有「別人不願意看懂,就算要看也不懂的幸福!」
謝謝,給我這些幸福的孩子跟父母們,謝謝你們!
人生,品味自己的幸福就好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以下是我的第一篇回應。
您好,我也是兩個孩子的爸爸。看了您的文章,很想聽聽看您關於下面這個問題的想法:「吃完晚飯後,該不該要求,不喜歡洗碗的孩子,去洗碗?」有這樣要求孩子的動機,在於因為孩子也是家裡的一份子,理應對家裡有貢獻。(就是說沒有你吃完就沒事可以去玩,我吃完就得洗碗這種事)。但,我那小二的女兒跟我一樣,不喜歡做家事(也不喜歡寫功課,但很喜歡玩,和讀她自己的書)。她年幼的時候,常常吃完飯就吵著要洗碗,不過那只是因為對她而言那是好玩的事情。一旦真正是工作的時候,就變成令人討厭的事了。
想聽您對這種事情,就是人生中許多我們並不喜歡做的事情,尤其是那些不得不做的事情,在教養孩子上,您的看法。若有時間能得到您的分享,非常感激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作者針對上面我的回應的回覆。
還是很堆疊,很工整的句型。這是寫作風格,還是做人風格?
我不喜歡洗碗,我不喜歡洗碗,我不喜歡洗碗,我不喜歡洗碗。。。。。。。
我跟你女兒一樣不喜歡洗碗,所有的家事中,我最討厭的就是洗碗。
我不喜歡洗碗,因為,明明說好家事是全家的事情,爸爸跟弟弟卻不需要洗碗。
我討厭洗碗,因為大家吃飽就把碗丟著的感覺,好像我是清潔工,感覺我很不受人尊重。
我討厭洗碗,因為大家吃飽後,全家都圍在電視機前面看電視吃水果,只有我一個人留在廚房,邊洗碗邊聽著客廳傳來我無法介入的歡樂。
我討厭那種被遺棄的感覺。
我討厭洗碗,我討厭一個人被遺留在廚房的感覺
這位爸爸,謝謝你讓我想起了過去的經驗,我也很想知道,您的孩子是不是跟我一樣有著這種討厭洗碗的理由。
就如同您說的,人生中總有討厭的事情,卻不得不去做。
人生中總有一成不變的事情必須要耐著性子做。
可是,孩子以後都必須要面對這些,這是無可避免的,於是,我們該想的是,如何教孩子在不可不做的事情中找到樂趣。
如何在討厭的思維中轉個念頭。
在一成不變的人生中,找到一點點一點點可以快樂的理由。
不是嗎?
除了忍耐之外,找個方法,去開開心心地面對。
不是也是很棒的一個方法嗎?
我想我下次可以用洗碗的主題,分享我如何跟孩子處理這件事情,只是,我想先知道,你的孩子不喜歡洗碗的原因是什麼,不喜歡學校功課的想法是什麼,知道孩子的想法,比我們認為的想法,更重要不是嗎?
你真的是一個很棒的父親呀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然後是我的回覆:
Hello Antonia,
抱歉這麼晚回覆。我想,我女兒不喜歡洗碗和寫功課的原因,因該就是,這兩件事情,無趣吧!至少她是這麼說的:「我喜歡玩」。
是啊,我很了解,因為我也是這樣啊!她100%誠實、不扭曲、不修飾地,說出了她內心(以及我內心)的對洗碗或寫功課這種事情的感覺。
高中時,有一次有位老師上課時跟我們閒聊,說她最喜歡的家事就是洗碗。因為看著髒兮兮的碗盤在自己的手中變的白白亮亮,她很有成就感。
嗯,我只能說,是啊,我也知道那種看著自己的手,把碗盤變乾淨成就感。不過,我還是覺得玩樂有趣多了。我的心裡知道,如果在洗碗的時候告訴自己說,「你看,我洗的多好!多白多亮多有成就感啊!」對我來說,這種告訴,只證明了我在試圖麻醉自己而已。這不是真實地活著。所以我不喜歡這樣對自己,也因此選擇不這樣對女兒。
目前,在我們家,要分擔做家事這種事情,雖然爸爸臉上不需要兇兇的帶著威嚇以利執行,但是,不論是我還是女兒,心裡都清楚,這種討厭卻不得不做的事情,除了理性上理解它的必要性外,背後還是帶著強迫的。